钢结构绿色建筑
来源: | 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 2024-02-22 | 65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钢结构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并称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两大方向。与之相比,钢结构建筑自重轻、高度强,施工快、抗震性能好、材料可循环、对市场规模要求低,被誉为 “绿色建筑”。

大力发展钢结构产业,有利于消化产能,有利于节能环保、防灾减灾,有利于破除建筑业“大量生产、大量消费、大量废弃”的恶性循环,从国家导向和发展潜力看,更加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。

目前已是发达国家的主导建筑结构,被广泛应用于高层、超高层建筑。均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化钢结构建筑体系。

澳大利亚以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建筑体系为主,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,这种体系主要由博思格公司开发成功并制定相关企业标准。该体系以其环保和施工速度快,抗震性能好等显著优点被发达国家等国广泛应用。以澳大利亚为例,其钢结构建筑建造量大约占全部新建住宅的50%-60%。

日本工业化住宅有木结构、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三种类型,到20世纪90年代末,日本预制装配住宅中木结构占18%,混凝土占11%,钢结构占71%。日本钢结构建筑多是由大型企业集团集成建造,如积水公司(SEKISUI)、松下房屋(PANAHOME),这些大型公司几乎可以将钢结构建筑的所有组成部分集合起来。比较典型的是积水公司房屋分公司的“积水海慕”(Heim)钢结构系列住宅,其全部在工厂加工生产,精度极高。

   目前,我国国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建设实践,既有以国有大型钢铁集团为主导的实验项目,也有以设计院所等科研设计机构为主的研究实践。比如2001年由马钢公司设计研究院设计,马钢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施工的马钢光明新村两栋H型钢高层住宅楼,地下3层,地上18层,建筑面积将近3万平方米,是集先进建筑理念、建筑技术为一体,适应二十一世纪居住需要的生态健康型精品住宅楼。该工程被国家建设部列为 《钢结构建筑体系与关键技术》课题研究项目之一,同时被建设厅确定为“科技示范工程项目”。

    提升钢结构行业整体竞争力。鼓励钢结构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及与中小企业形成分工合作关系,提高行业集中度;支持钢铁企业和钢结构企业在材料采购、技术支持等方面抱团发展,大力发展新型墙体等下游配套产业,降低钢构建筑总体成本;抢抓“一带一路”机遇,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发展空间,努力形成骨干企业带头、中小企业跟进,有梯度、有纵深的“走出去”企业集群,为国家和“走出去”战略部署作出积极贡献。